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中國近世思想史
Early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開課學期
111-2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吳展良 
課號
Hist3045 
課程識別碼
103 2766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8,9(15:30~17:20) 
上課地點
博雅103 
備註
A2:歷史思維
總人數上限:25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宋元明清的思想,內容多采多姿,包含各時代整體秩序的建立、人心人性的探索、融合儒釋道的理學、改變歷史的變法思維、對抗專制腐敗的王學、迎接西方又積極復古的明清之際思想、自我意識的提昇、科學考據的萌芽、十九世紀中後期的大變革等等。不僅如此,中國近世思想對於中國現當代有深刻的影響。無論是中國觀念、從家族到國族主義、政教第一思維、社會主義、個體覺醒、博愛平等、新公義觀念等等,均可於近世思想中觀其淵源所自。不瞭解中國近世思想,不可能真正瞭解現當代的中國。  
  三代以下的中國長期屬於一「超級國家型文明」與「天下型國家」。作為一「超級國家型文明」與「天下型國家」,中國一般首先必須解決其政治社會體制的問題,以維繫國家整體的生存與秩序。而為求國家能長治久安、人民能安和樂利,就必需有一套合乎宇宙法則、人性、家庭、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的整套道理。是以古人論學術思想,一向首重「政教」思想,並往往兼重與政教息息相關的修身乃至齊家之學,以及作為政教與宇宙人生根本,而一以貫之的各家「道論」。這一點充分反應在中國近世思想之中,也深刻地影響到現當代對於「主義」的渴求及選擇。
  本課程從尊重歷史的立場出發。將深入研究歷史上視為最重要的文本所針對的時代問題與中國體制問題,以表現近世思想之歷史真相,從而一改胡適、馮友蘭以降百年來中國思想史過度哲學化的面貌。 

課程目標
讓學生充分認識中國近世思想的骨幹,並從而從進一步認識現當代中國。 
課程要求
認真上課與閱讀指定讀物。(每週閱讀指定教材,課前交出寫約三百字的重點預習報告。每次上完課後,另交約三百字的上課筆記心得。有關規定見公告欄,當作平時成績。)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請與教師相約 
指定閱讀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聯經/蘭臺;北京:九州;……
錢穆,《國史大綱》選讀,臺北:臺灣商務/聯經/蘭臺;北京:九州;……
其他指定閱讀(見課程內容) 
參考書目
[宋]朱熹、呂祖謙輯,江永集註,《近思錄集註》(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宋]朱熹,《四書集註》(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
[明]王陽明,《傳習錄》(臺北:臺灣商務,1967)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臺北:臺灣商務,1993)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1957)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1976)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1987)
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3)
田浩(Tillman, Hoyt Cleveland)著,楊立華等譯,《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吳展良,〈朱子世界觀的基本特質〉,《臺大文史哲學報》68(2008,臺北)
吳展良,〈朱子認識觀暨認知方式的基本性質〉,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Interaction and Confluence of East Asian Confucianism([日本]千里山:關西大學,2004.9.16-17)
陳榮捷,《朱熹》(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
黃彰健,〈理學的定義、範圍及其理論結構〉,《大陸雜誌》50:1
容肇祖、姜國柱,《中國歷代思想史──明代卷》(臺北:文津,1993)
陸寶千,《清代思想史》(臺北:廣文書局,1978)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硏究》(香港:龍門書店,1976)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聯經,2003)
戴景賢,《明清學術思想史論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
嚴壽澂,《近世中國學術通變論叢》(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侯外盧,《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960)
Bol, Peter. Neo-Confucianism in Histor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8.
de Bary, Wm. T. Neo-Confucian Orthodoxy and the Learning of the Mind-and-Hear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
de Bary, Wm. T. ed. The Unfolding of Neo-Confucian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5.
de Bary, Wm. T. Learning for One's Self.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1991.
Needham, Joseph.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 2. Cambridge: Cambridge UP, 1954.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參與 
30% 
每週撰寫課前預習作業與上課筆記心得 
2. 
期末考 
70% 
題型為選擇題與簡答題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
作業繳交方式
延長作業繳交期限,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
考試形式
書面(口頭)報告取代考試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4  唐宋變革、宋代立國方式與北宋的新文化運動 
第2週
3/3  新文化運動:儒學重興與古文運動 
第3週
3/10  王安石的道論與變法 
第4週
3/17  北宋理學的宇宙觀、人性論與道論(一)
 
第5週
3/24  1、北宋理學(二)2、南宋的立國方式與理學的崛起 
第6週
3/31  近世政教暨學術思想體系的奠定:朱子
 
第7週
4/7  陸學、浙學與晚宋學術思想
 
第8週
4/14  遼、金、元的政教與學術思想 
第9週
4/21  明代立國方式與明代前期的學術思想 
第10週
4/28  王守仁 
第11週
5/5  湛若水、羅欽順及王學的分流 
第12週
5/12  晚明學術思想的新趨 
第13週
5/19 
明清之際學術思想與清初儒學
 
第14週
5/26  乾嘉學術與思想
 
第15週
6/2  世變與新學術思想 
第16週
6/9  期末考